他是森林大熊还是懒惰的工人?人们说,真正的熊要生活在动物园、马戏团或者养熊场里。可他就是一头真正的熊啊,为什么没人相信呢……
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约克·米勒将自我认知和社会发展融进这则寓言,引导孩子感受严肃问题,进行有深度的思考。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但思考的习惯会像种子一样在小小的心灵里开花结果。
《森林大熊》艺术与哲理相融合,这体现了作者创作风格中的气魄、胸怀和眼光,也体现了他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。孩子们需要学会思考,需要学会了解现实,需要在这样的绘本中与真实的世界、成人的世界对话和交流,从而得到沟通和成长。——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专业博士团队
约克·米勒借熊之口批判人类。熊是无辜的,是谁把它摧残成这个样子?是谁夺走了它的家园,又是谁剥夺了它生存的权利呢?那头可怜的熊当然不是熊了,不过是工业时代人的一个缩影。正是在这种所谓的现代文明的压迫下,人才会迷失自我。——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彭懿
约克·米勒
儿童文学大师,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,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童书大奖以及两届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得主。1942年出生于瑞士洛桑,毕业于广告设计专业,后从事文学创作。米勒深具哲学思辨和人文情怀,擅长以绘本的形式进行社会批判,作品多表现个人与社会、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,引发读者对自身生存空间的思考。他主张既不对孩子说教,也不对孩子说谎,以冷静、克制的叙事手法客观地呈现事实。处女作《推土机年年作响,乡村变了》以异于一般书籍的形式与风格,开创性地将绘本艺术带入了写实的现代主义时期。他与约克·史坦纳合作的《森林大熊》《再见,小兔子》等绘本作品均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很高声誉。
约克·史坦纳
瑞士知名作家,德国青少年文学奖、柏林文学奖等各大德语文学奖项得主。1930年出生于瑞士比尔,从事过多年教育工作。20世纪50年代在一家青少年管教所的工作经历,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他开始关注社会边缘人群,并反思现代文明中人类的生存方式。在此思想影响下,他与约克·米勒重新演绎了美国作家弗兰克·塔什林的作品TheBearThatWasn’t,创作出脍炙人口的经典绘本《森林大熊》。该书一经出版,随即入选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和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绘本大奖。
《森林大熊》是个精彩纷呈的寓言,以动物的命运揭示出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。现实主义画风将各种氛围都渲染得恰如其分。——德国青少年文学奖评委会
约克·米勒的作品远比单纯的写实画作更丰富。他作品中的每一样东西都表现得栩栩如生,而读者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层次丰富的想象空间。——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
这本童书不仅适合孩子,也适合大人阅读。故事暗藏对人类偏狭浅陋的尖锐讽刺,画面富有美感,丝毫不显得幼稚,举重若轻地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。——德国读者雨果
Highlighting issu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, human identity, and the pursuit of self, this remarkable modern fable brings philosophical subjects to the forefront through humor and imagination. When a brown bear awakes from hibernation, he is surprised to find that a modern factory has been built right over his den. His bewilderment only grows when a factory guard mistakes him for an unshaven human and, failing to prove his identity, is forced to become a factory worker.